业以上的文化程度,而其中的很大一部分则更是文化程度更高的初中毕业生。至于军官、哪怕是最低级的军曹(类似于中国班长的“伍长”不算军官),则往往都有高中以上学历。
有较高的文化程度作基础,将日军战俘培训成技工的难度自然相对要低得多,不过日本毕竟是敌国,所以一开始胡卫东并未起这个念头,只是对于日军战俘当中那些原本就是技术工人的家伙善加利用,后来因为苏援的关系对高级技工的需求量大增,胡卫东才开始考虑将其中文化程度较高(至少高中毕业)的家伙培训成高级技工。直到这次大引进导致普通技工都供不应求之后,胡卫东才决定对日军战俘开始全面培训,以暂时补上这个缺口,再说让他们到工厂进行劳动改造,经济上也比去当苦力要实惠得多,虽然工厂的条件要比工地好得多,但是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还得保证产品质量,同样轻松不到哪儿去。
语言不通是个问题,但日军战俘之中本就有一部分精通汉语,让他们担任管理人员或者传授技术,问题就迎刃而解,而且日本人学习汉语的速度也至少比那些西洋人快得多。而日本人特有的极强服从性更是令胡卫东轻松了很多,虽然鬼子刚被俘虏的那一阵反抗情绪还是挺强的,但只要当时将其气焰打下来,之后就全都乖乖听话,干活的卖力和认真程度就连为了自己祖国工作的中国工人看到后,都感到汗颜日军战俘只是一个开始,此后还有更多的其他外国人来中国做工(详见后文),这一方面帮中国应了急,另一方面则无意中让胡卫东此前一直担心的某个隐忧意外地提前解决了,这个问题还要从工业化本身说起作为一个穿越者兼军工专家,可以说当今世界上再没有第二个像胡卫东这样深知一个农业国想要实现工业化是多么地不易。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难题是机器设备,没有数量足够而且门类齐全(小国不必要)的机器设备,工业化就无从谈起,而对于农业国来说,想要快速实现工业化而不被先进国家越拉越远,就不能只是自己闷头发展,而必须从国外大量引进技术和设备,如果运气好有外国援助,那么这个问题解决起来自然就相对简单了许多,事实上历史上后进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几乎都或多或少地受过外国援助或者变相援助,比如明治维新后获得了英国援助的日本和战后获得了美国援助的韩国,而苏联则利用了1929年经济危机、还与一战后被非军事化了的德国进行秘密合作,至于历史上的新中国,虽然苏援的设备都得自己花钱购买,而且开价偏高,但光是门类齐全这一点,就应该承认这是“援助”而非通常的国外采购。相比之下,这个时空的中国无疑已经更加圆满地解决了这一难题不过,光是有了机器设备,是无法完成工业化的,因为机器还需要有合格的工人来操作,那些没什么技术含量的工作岗位还好,但对于制造业来说,终究还是有很多岗位需要掌握了足够专业技能的工人(。)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ongcai666.com
(>人<;)